“小伢儿,搞搞儿,搞了不好闹架儿。”有一种语言,是属于一座城最深处的记忆,哪怕远在异国,听到它也会热泪盈眶,而它,就是方言乡音。方言,作为每个城市的特色,将一方水土的人们印上了最鲜明的标记。走到路上,说起杭州话,大家的距离就好像一下子变近了。
昨天(2月29日),在第六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杭州方言”出现在了上面。作为地方方言,它的申报会让人有些疑惑,难道整天陪伴在我们身边的杭州话,也到了需要被“抢救”的地步吗?
申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传承
在很早以前,曾经有一位外国人,在中国待了50年,会说杭州话,也非常推崇杭州话,认为杭州话轻快悦耳,有表现力。他就是美国人司徒雷登。
其实,“杭州方言”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戚晓光告诉记者,早在2012年,他们当时也想申报过,只是因为各方面的限制,最后没有成功。
“在杭州,有很多人都在致力于保护杭州方言,让它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其实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项杭州最有特色的东西。”戚主任说。
但是,要申报项目,需要的条件有很多,对于杭州方言的挖掘了解和城市说方言的氛围,都是在申报时很重要的条件。
为了准备第二次申请,大家都做出了很多努力。去年,杭州中华文化促进会还牵头举办了一个“我是杭州人,杭州话大比拼”活动,调动起市民对于杭州话的热情。活动一开始,市民的热情就爆棚了,无论是海选还是最后的选拔,新老杭州人都拿出了看家的杭式本领,亮出了自己最有自信的杭州话。
除了营造氛围,挖掘杭州方言的史料也同样重要。杭州的语言专家、民情专家和民间文化人,都凑在一起,准备了非常详尽的资料,将杭州方言的历史和语音资料全都挖掘了出来,让“杭州方言”的“身份证”更加详尽。
戚主任说,目前项目还在申报过程中,还要等待市政府的下文,但是通过一次次活动,一次次研究,文化就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下去。
让杭州话时髦地唱出来
此次负责“杭州方言”申遗项目的责任保护单位,是杭州滑稽艺术剧院。过去的几十年里,它一直都在致力于保护和传承杭州话。
杭州滑稽艺术剧院董其峰院长告诉记者,为了让杭州话更好地传承下去,剧院一直都在用戏剧的形式,为大家展现杭州话的魅力,武林调、小热昏、杭剧……这些带有地方特色的戏曲,都将方言演绎成了不同的风格。
“传承杭州话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是静态的,我们剧院一直都在挖掘和收集关于杭州方言的资料,第二是动态的,让演员用戏剧的形式将文化传承出去,第三就是进行推广,让大家多尝试一下杭州话,让很多新杭州人试着说一下,慢慢地就会融入其中。”
董院长自己是绍兴人,但是在交谈的过程中,记者却发现他的杭州话却非常“来塞”,这究竟又什么秘诀呢?
“我觉得地方方言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像我这种新杭州人,当初在戏院里为了学杭州话,都是从韵脚学起的,但是我觉得除了理论知识,所处的环境也很重要。平时在自己小区里,我就爱和邻居、保安们讲讲杭州话,这方言一说出,大家的距离好像也拉近了,这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除了在舞台上表演杭州话,现在董院长也会和其他演员一起走入学校里,为孩子们表演杭州话童谣和杭剧,让孩子们感受到杭州话的魅力。
“其实现在许多孩子已经不太会说杭州话了,方言如果在他们一代不传承下去,真的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像在学校里,我们用杭剧吟唱唐诗,孩子们的反响都非常好,兴趣一来,他们就愿意学了。”所以,他建议家长也可以在家里,多用用不一样的形式让孩子听听杭州话,听得多了,那种地道的杭州味道就出来了。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