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非遗动态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大朗巷头木偶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标题:大朗巷头木偶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唯一非遗传人陈绍初感言,“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学”

年逾古稀的陈绍初是木偶戏全市唯一非遗传人

羊城晚报讯记者文聪、通讯员叶惠涛摄影报道:“锵—锵—锵锵”一阵响亮的锣鼓开场后,舞台上飘起一团白色烟雾,“孙悟空”连翻好几个筋斗从戏台一侧飞到台前,然后做出“俺老孙来也”的经典扮相。台下看热闹的小孩子们把脖子仰得老高,看得目不转睛。这是大朗镇巷头木偶戏团在表演经典剧目《三打白骨精》,团长陈绍初昨日告诉记者说,大朗巷头木偶戏已被列为东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团员中既有家庭主妇,也有企业员工、公司老板。

木偶戏中融入乡音乡调

年逾古稀的陈绍初是木偶戏全市唯一非遗传人,他18岁开始拜师学艺,与木偶戏结缘已超过半个世纪。“当时觉得木偶戏很好看,后来有机会进入巷头村的一个木偶剧戏班,跟着老师傅开始学。但是新鲜感很快就过去了,每个木偶几乎重达10斤,单是托举木偶一场戏下来,就累得手臂抬不起来,经常晚上胳臂痛到睡不着觉。”

年轻的时候,陈绍初总爱琢磨一些表演技巧,丰富表演层次。“比如《三打白骨精》这场戏,演好猪八戒尤其重要。猪八戒看到美女来,我就提一下线,动一下它的下巴,手还往上抚一下下巴,好像是口水掉了一地的样子。猪八戒好吃,听到哪里有吃的,我就提线转动它的头,好像它要看看香味是从什么地方传来的,每次这样的表演总能引来观众哄堂大笑。”

随着电视媒介的兴起,看戏的观众锐减,木偶戏的生存步履维艰。不仅年轻人不愿意学,就连能演绎木偶戏的演员也越来越少。陈绍初坦言,“时代在变迁,所以木偶戏也应该跟着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在木偶戏中融入大朗的乡音乡调,易听易懂易记,并在演绎中注意改变节奏,“后来我们受到许多地方邀请巡演,有次在深圳至少有上万观众,场面相当火爆。”

创新性排演普通话剧本

2006年,在巷头村委会的支持下,巷头木偶剧团投入60多万元购置了一批道具、器材,陈绍初担任团长兼教练,并向社区招募成员。陈绍初把自己的家人也动员了进来,儿子负责舞台电脑、灯光、音响,女儿负责字幕,妻子负责后勤工作。“一开始,孩子很不理解我,常问我‘没有钱赚,为什么还要去演?’现在他们知道了,艺术是需要用心去传承的。”

“现在我们的团员已经固定下来了,大致有36人。其中既有家庭主妇,也有企业员工、公司老板。”陈绍初说,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他们创新性地排演了三个普通话木偶剧——《东仔劝赌》、《东仔还金》、《梦溢书香》,演出由传统的一个多小时浓缩到15至20分钟,剧情更紧凑,故事情节也更吸引人。“我刚开始还担心观众接受不了普通话剧,没想到第一场演出就爆场。”

“我为木偶戏倾注了大半生的心血,只要敢想敢做,就总会有惊喜的。”陈绍初还有一个心愿,“我希望这一门传统艺术今后能焕发新的生命,能有更多的人爱看木偶戏,更多年轻人愿意来学木偶戏。”编辑:林晓彦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