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个家庭有3.1人,小型化和空巢化特点突出,家庭养老基础相当薄弱。
目前,我国大约有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虽然这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但却面临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因为大部分家庭缺乏医疗护理知识,然而老龄化与老年病总是相伴而行,老人患慢性病、逐步失能等特征让居家养老变得不堪重负,养老质量堪忧。现在,养老迫切需要的不仅仅是保姆,还需要医疗护理。这些现状导致社会对具有专业资格的养老护工需求量呈现井喷式增长。
据统计,全国需要1000万养老护理员,然而,愿意从事该行业的人数却持续减少,每年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仅2万人。可以说,当下养老护理员资源严重匮乏。这是因为,养老护理员的工作需要吃苦受累,平时没有节假日。工作几乎全是打扫卫生、伺候老人大小便、清洗老人衣物等脏活累活。而且收入极低,与其付出的劳动往往不能匹配。按照国际惯例,养老机构里一般1名护理员照顾3~4个老人,而目前国内很多养老机构是1名护理员要负责照看5~6个老人,甚至是1个护理员得照顾十几个老人。
一面是护工人数短缺,一面是护工专业技能不足。现有从业人员大多是偏远山区的中老年农民,缺少对老人的心理疏导和应急措施等专业知识,仅有的护理技能仅仅靠用人机构的简单培训,持有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的可谓屈指可数。
社会对养老护理员需求的日益增长,与目前养老护理行业发展的严重滞后、护理员队伍的极度匮乏的情况形成巨大反差,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从长远来看,如能妥善解决养老护理员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提高其收入待遇,从各方面加强对养老服务的管理和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业内人士呼吁,应当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为独生子女、无子女老人以及失能老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护理补贴的长效机制。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让养老护理员成为地位受人尊重、收入令人羡慕、具有职业素养的行业,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同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应有的放矢,开设有关养老护理专业,定向培养更多相关专业人才。
在我国老龄社会现状下,积极推进养老服务健康产业发展,可以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把养老护理作为一个新型产业大力推进,必将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