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老龄化日趋严峻,公共养老资源在未来面临极大挑战,城市养老资源面临转型的迫切需求,中国养老服务向居家化、市场化转变乃大势所趋。为此,北京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力争用3至5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居家养老服务。
北京出台优惠政策
早在今年5月份,民政部就发布消息称,将积极采取措施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
事实上,纵观近几年的国家政策,已经为民间资本养老市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并在近年相继下发政策及规划,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
按照实施意见,明年,北京市将探索出台适应未来重度老年社会的适老化住宅标准,按照平房区、老旧小区、新建小区等不同类型,对社区布局结构、住宅建筑、生活服务设施、公共活动场地等进行适老化设计和改造。鼓励社会企业按照标准规范设计、开发适老社区,为老年人集中养老提供方便。
首批投放300套养老公寓
虽然要打破政府包办格局,但居家养老依然会由政府主导,而在具体操作上将放弃大包大揽,吸纳社会资本,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市场化运作。目前,北京市正在积极开展居家养老市场化运作试点,经过实践摸索,积极推进创新养老模式,在提供老人所需的专业服务的同时,还进一步保障老人享受在家养老的自主权利,完善地解决目前社区居家养老的市场化难题。首批300余套养老公寓将投放市场,这是北京市第一个遵照《养老设施设计规范》打造的居家养老社区。
养老卡发放扩至60岁
此外,北京市将养老助残卡、老年优待卡和老年优待证全面整合,将向全市所有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北京通养老助残卡,2017年实现今天退休明天领卡的目标。
卡内信息将实现与医疗、健康等相关数据的对接,增强社会福利、优待服务、消费优惠、记录消费痕迹等功能。通过加盟连锁等方式,确保养老服务商动态保持在两万家。
北京市还将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通过养老服务大数据建设,对接民政、公安、卫计、社保等系统数据,采集老年人身体、经济状况及服务需求等信息,建立动态完整的老年人数据档案库和数据发布制度。
同时,建立养老服务单位数据库和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信息库。2018年,北京市各区县政府建立本区域内养老服务供需对接平台,为老年人提供精准菜单服务。
社会公益积极参与其中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北京市还将在全市范围内建设街道养老照料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同时,建立由卫生、居(村)委会、社区志愿者共同组成的应急救援组织,与110、120、999急救联动,推广应用一按灵、一键通紧急救援服务,实现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与居家老年人24小时互通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