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史料回击‘台独’谬论” 两岸嘉宾在厦热议《过台湾》
作者: 日期:2023年07月31日
新时社网12月3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薛洋文/图)由闽台两地电视台、影视机构联合摄制的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过台湾》,于本月中上旬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后,在海峡两岸引发很大反响。昨天,该片制作方、两岸专家学者约30人齐聚厦门大学,披露《过台湾》的拍摄过程,并热议该片的历史与艺术的价值。
导演谈拍摄经历:有一组人专门拍墓地
自2009年4月《过台湾》开机到上映,几乎可以称得上是《过台湾》总导演郑宏志昨天回顾拍摄经历时深有感触地说。在他看来,拍摄这部纪录片,不仅要记录,还要发现新的东西。为了寻找新素材,摄制组踏遍台湾各地,深入村庄、庙宇采访,甚至有一组人专门去墓地拍。
这部电视系列片共14集,每集56分钟,不过据郑宏志透露,拍摄素材其实超过100小时,采访的专家学者、事件当事人及亲属后代有300多位。摄制组不仅在两岸的学术机构和乡土民间发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还从荷兰、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博物馆、图书馆搜寻到大量珍贵的图文资料。《过台湾》刷新福建纪录片拍摄的多项纪录,成为福建迄今为止制作规模最大、制作时间最长、投资规模最大的一部电视系列片。谈及拍摄时的艰难,郑宏志历历在目:资金吃紧、人员不足、团队缺乏台湾史专业训练那时是夏天,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内,几乎都没有休息,甚至在回程上飞机前大家还在拍,有剧组成员还开玩笑说,要控告导演违反《劳动法》。
专家谈《过台湾》:是讲好台湾故事的典范
在艰苦的环境中,剧组仍高质量地完成了拍摄和后期制作。《过台湾》从台湾的远古时期开篇,重点讲述从明朝末期到1945年台湾光复300多年间的历史。该片播出后,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肯定,有专家称其为台湾史正版教科书。
出席昨天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很多都有在《过台湾》中出镜,如厦大台研院教授陈孔立、林仁川、邓孔昭、李祖基、陈小冲以及闽台缘博物馆原馆长杨彦杰等,他们都对该片给予高度评价。
现年87岁高龄的陈孔立教授是该片历史顾问,在拍摄过程中,他向摄制组提了不少意见。待《过台湾》上映,研究台湾史数十载的陈老观看后,仍有不少收获。在他看来,《过台湾》展示的史料,不少是专业人士都不曾见过的。此外,该片通过具体事例,运用很多台湾本地人的素材,展现了台湾的历史脉络及两岸血脉相依的历史渊源,很生动也很有说服力。
邓孔昭教授则指出,《过台湾》对台独人士的相关谬论也进行针对性的回击。如独派炒作南岛语族概念,否认台湾少数民族与大陆的关联,蔡英文甚至去太平洋岛国寻亲。《过台湾》则通过史料发掘、考古研究,证明台湾少数民族是从大陆而来,一部分人又经台湾移居到太平洋诸岛。此外,针对台湾人的说法,《过台湾》也进行反驳。没有说教,也没有灌输,《过台湾》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与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起来。邓孔昭认为,该片很接地气,是讲好台湾故事的典范之作。
台胞谈观后感:台湾太多的事自己并不了解
看完这部系列片,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台湾人了,厦大人文学院台籍副教授夏光武在研讨会上坦言,很多庙宇是我第一次听说,我太太看过《过台湾》后,都忍不住想去那里看看。
闽南师范大学台籍教授施沛琳以前在岛内做记者时,对台湾史也有过接触,她坦言,看了《过台湾》,才突然感觉台湾有太多的事情自己并不了解,很震动也很感动。施沛琳表示,在拍摄过程中,摄制组积累很多素材,受时长限制,大部分并不能在系列片中呈现。但这些内容又很有价值,随着时间流逝,很多年长的受访者将渐渐凋零,一些事件将湮没在历史中,很是可惜。她建议,未来可将相关采访整理成文字,以口述历史的形式保存起来。
如何让《过台湾》入岛,也是昨天研讨会上讨论的重点。厦大新闻传播学院台籍副教授陈经超认为,在快餐式阅读时代,台湾年轻人喜欢看懒人包、漫画,其实可以把《过台湾》改编成更贴近台湾观众的形式,并通过话题的操作,来吸引大家的注意。
厦大公共卫生学院台籍副教授江宜珍指出,对于台湾年轻人而言,每集56分钟有点长,可以将其压缩,把精华内容以片花的形式在网上传播。此外,如果《过台湾》未来有续集,在拍摄现代部分时,不妨与岛内演艺明星合作,并融入流行歌曲等表达方式,这样对台湾观众会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