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浏览文章

专家:中国也在研制可回收火箭 技术已相当成熟

作者: 日期:2023年03月17日

4月24日,中国将迎来首个航天日。21日,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摇篮、中国最大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研制生产基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简称航天一院)党委书记郝照平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向《环球时报》等多家媒体介绍了中国在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诸多方面的航天成就。

郝照平表示,中国航天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十二五”期间,俄罗斯每年航天发射数量保持在20-30次,美国每年20次左右,中国则以每年近20次的数量稳居第三,这表明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已达到国际第一梯队。在世界航天大国中,中国的载人航天赢得了同行的尊重。预计在2018年前后完成研制并发射天和一号空间站核心舱,将是中国空间站建造的重要起点。随后还将发射两个实验舱与天和一号空间站核心舱交会对接。此外,中国还成为全球第五个能够进行深空探测的国家。

郝照平还介绍说,低成本运载火箭、可进行载人登月与深空探测的重型运载火箭、类似美国SpaceX公司正在研制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都是中国航天未来的发展与关注方向。例如中国也在研制可回收运载火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可回收火箭团队负责人申麟透露,SpaceX公司较好地解决了回收的关键技术,但根据航天飞机的经验,重复使用并不等同于低成本。申麟介绍了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就包括“降落伞+气囊”的回收火箭方式。目前神舟飞船采用的单伞回收方式已非常成熟,再加上缓冲气囊,实现起来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他透露,“去年底我们就进行过缩比模型的空投试验,获得的数据很好地支撑了相应的设计和论证工作”。

中国航天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人才储备。郝照平说,目前航天一院35岁以下人员比例为53%,科技人员平均年龄为35.3岁,比欧美发达国家年轻15岁。美国航天局前任局长迈克尔·格里芬也承认:“我们认为最可怕的不是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而是现在领军和主导中国航天的这些人太年轻了。他们会工作很多年,会创造很多骄人的业绩”。(刘扬)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

文化中国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首届云南昆明(国际)版权博览会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口草龙进课堂
森山铁皮石斛浸膏工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

公益中国

向光•社会创新思享会——乡村振兴 产业助力

2023-04-16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2023-04-16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2023-04-16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2023-04-16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

2023-04-16

摄影作品

革命老区现代婚礼
尼泊尔杂记
忻州古景石岭关
川西南农村酒席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