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经历过父母“苦难教育”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作者: 日期:2023年03月17日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棍棒底下出孝子
不打不成材
这些话是多少父母奉为圭臬的名言警句,即便是生活条件好了,那更要对孩子进行苦难教育,帮他们创造宝贵的精神财富。
父母们不但在买苦吃的路上越走越远,还常常觉得自己的孩子离成功更近了,等孩子长大就懂得自己的良苦用心了。
当父母们为孩子的历练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正在默默地承受着忽视的恶果。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儿子每天坐2个多小时公交车上下学,我想让他吃点苦作为宝贵的锻炼,我怎么样才能让他理解我良苦用心呢?
评论里,网友老鹤的回复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共鸣,他提出吃苦和受穷是有区别的:
坐俩小时公交车,乃至忍饥挨饿、酷暑严寒、人后算计、人前白眼,这是受穷。
忍得住寂寞、熬得过时间、经得起质疑、拼得过同行、打得过硬仗,守得住初心,这是吃苦。
这些苦更多是苦在心里,并且让人变得越来越强大,吃这些苦,才有意义。
很多人自以为在受苦,实则只是在受穷,受苦有用,受穷没用。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网传的北大教授的一段话:
真正的吃苦,并不一定就是身体上的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真正的吃苦就是一种自控力超强的自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比如能忍受不被理解的孤独,能克制诱人的低级趣味,一个人能为了自己的目标,把时间和精力都聚焦在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上,敢于丢弃所有让自己舒服和快乐的东西。
余华曾说: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避开。
我们不应该歌颂苦难,尤其是人为制造的毫无意义的苦,根本不会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到任何作用,非但不会变成财富,更是一种伤害。
盲目制造给孩子苦难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会让很多孩子在长大后,报复性补偿自己童年缺失的快乐。
前段时间,小红书上这样一个话题上了热搜:#大家都有过哪些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
评论区的2.2万评论,让人唏嘘又心疼:
不由让我想起办公室的姐姐,她一直对零食特别热衷,工位边的柜子里都是满满一抽屉的零食,还会经常分享给其他同事。后来聊天,才知道这也是小时候家长人为制造苦难的代价。
相反,那些童年起就被关爱着长大,没有经受过所谓苦难教育的孩子,长大以后就很少会出现这样的报复性补偿行为:
一味地拒绝孩子合理性的需求,贬低甚至排斥孩子追求快乐的天性,将忍受苦痛本身作为教育的目的,这难道不是一种缘木求鱼?
人类学家研究发现:对于想要的东西,我们等待的时间越长,大脑分泌的多巴胺就越多,让我们更觉得那样东西充满诱惑。
如果一直要求孩子为了吃苦而吃苦,不仅不能锻炼出孩子的美好品质,反而容易在他们心中种下匮乏的种子。
他们被压抑的需求,和没有得到满足的痛苦,并不会随着长大消失,会一直留在心里,这种执念也疯长成参天大树。
那些曾经的遗憾,在自己有能力之后,就会拼命去弥补。可能是小时候求而不得的衣服、鞋子、零食、玩具、宠物,也可能是从小就缺少的关心和爱
即使有些东西,成年后的自己并不需要,还是会忍不住去报复性补偿。
虽然心理上的补偿机制,可以维持心理平衡,激励自己提升能力,但往往更多的人,深陷过度补偿的漩涡而不能自拔,即使再努力填满,也填不满最初的匮乏。
童年求而不得的遗憾,可能要用一生来治愈。
愿大家都能直面自己,接纳自己,治愈自己,不再为童年的遗憾而买单。
翻译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