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a成都·华教云课堂”分场活动——非遗课堂举行
作者: 日期:2023年01月09日
中国侨网成都1月9日电 (韩金雨)为更好传播中华文化,扩大海外华文教育的影响力,1月7日,“Panda成都·华教云课堂”分场活动——非遗课堂成功举行,成都和西班牙两地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天府非遗,提升了海外华裔新生代及非华裔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提升了成都城市的国际美誉度和影响力。
本次活动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中国驻巴塞罗那总领馆主办,成都海外联谊会、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成都市锦江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教育局、侨台办共同承办。
本次活动分别进行了“金钱板”“柏合草编”“成都面人”“城厢过街连箫”四场非遗课堂,以云课堂形式连线成都市大弯中学校、成都市培华小学校、成都市龙泉驿区天鹅湖小学、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卓锦分校与西班牙塞维利亚中文学校、西班牙马塔罗纺织中文学校、巴塞罗那尚德中文学校等9家海外华文学校。
手持长约一尺、宽约一寸的三块楠竹板,竹板互击,发出“嗒嗒”的声音……在成都市非遗保护中心曲艺团讲师谢赤非的带领下,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卓锦分校的学生和屏幕另一端西班牙华文学校的同学们都铿锵有力地唱着词,同时感受着金钱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在柏合草编非遗课堂上,柏合草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晓姣为学生们一边教授“掐辫子”、起“揪揪”的技巧,一边为云端两头的同学们讲述柏合草编的历史故事,大家听得聚精会神,学得一丝不苟。
将面泥揉出圆型,插在准备好的竹签上,然后用黑色的面泥做眼睛和耳朵,并用塑刀轻划出放置耳朵的小孔……在成都面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阳的几番操作下,一个圆圆胖胖的大熊猫就出现在他手中。云端两头的同学们一边惊叹着,一边齐刷刷地捏起了手中的面泥。
一支三尺余长的竹竿,每节凿洞后穿上铜钱,城厢过街连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曼手持着它,有节奏地敲击着,并随着音乐、唱腔或讲词。“这种集舞蹈、说唱、音乐于一体的民间曲艺形式,便是连箫。”张曼边演示边向学生介绍道。
四场趣味横生的课程,让同学们收获良多。“非常高兴能参加非遗课堂,我今天学习了金钱板,感觉十分有趣,我想学习更多中华传统文化,讲给西班牙的朋友听。”西班牙马德里哆来咪文化学校胡思琪在课后说道。
据悉,“Panda成都·华教云课堂”系列活动是成都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扩大海外华文教育影响力的活动载体。“非遗课堂”是“Panda成都·华教云课堂”的分场活动之一。旨在让更多海外华裔青少年和国际友人通过探天府非遗,听成都故事,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增进友好合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