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社工行业总给人一种“很假”的感觉?
作者: 日期:2019年07月11日
我在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时候,所了解到的社会工作是指通过专业的工作手法,对社会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帮助的一种专业方法。可以包括对老年人、妇女、儿童、流浪汉、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也可以是针对吸毒、患病、精神症状等有某一特殊特征的人群提供的专业服务方法,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回归正常。社会工作的服务提供要有一个必要的服务对象,也就是说是为了给处于某种困难的人群提供雪中送炭的心理关怀和支持等,而不是为了在普通群众之间卖好的锦上添花。
社会工作起源于英国十六世纪的《济贫法》,而专业化进程则来源于18世纪欧洲民间慈善性、志愿性、救济性的自发社会服务。初期社会救助的资金来源于社会捐赠而不是政府购买,资金的来源决定了服务的方向,政府购买的社会工作服务在产出方向上更多的体现在了大众人群上,而社会捐赠的用途更多的是有指向性的。
一、政府干预让社工服务转型 早些年的社工会为一个疑难个案的完结而感到自豪,同行会佩服,督导会肯定,社工自身在专业上也会有成长,然而这样的疑难个案在领导面前却得不到肯定,领导会告诉社工不要只服务一个人或一个家庭,要将社工服务普众,参与的人数越多越好。在这样的干预下,社工为了迎合领导的口味,渐渐开始将精力放在社区活动上,虽然说普众性的服务也不可或缺,但越来越少的社工会将精力投入到个案专业服务当中,为了吸引更多人参与,社工服务也渐渐变成了只考虑趣味而不考虑解决问题的服务,演变到现在,社工服务更多的是免费派发礼品的服务,在满意度调查中,参与者拿了礼物后都给五星好评,无形当中社工就会被这种虚荣的肯定蒙蔽,从而看不到身边艰辛困苦的人群。于是,好社工的定义从帮助我走出困境的人变为了给我更丰厚礼品的人,专业社工的定义从让案主满意变为了让领导满意。
二、工资低晋升难度大不稳定、流动性大
笔者本人在13年毕业来深圳做社工的时候,一线社工的到手工资为3500元,当时政府购买社工的标准是依照2007年深圳市民政局制定的7.6万/年/人,而社工机构的行政事务费用可以从里面用去15%,除去最低缴纳的社保额和公积金,加上社工机构对员工的团建和体检费用等,一线社工的工资普遍如此。同时期,深圳租房和吃饭的费用为单间500,饭费1000。扣除其他花销基本上剩余无几,没有房补、没有餐补、没有其他福利补助的单位,一线社工流失率高。
2016年,深圳市政府同意将购买社会工作岗位整体打包标准调整至9.3万元/人/年,购买标准自2016年1月1日起执行,社区一线社工工资的标准提升到了3800到4500之间,岗位社工最高工资可以到手5500元,因为社区开展活动、家访经费使用的多,到手工资也低了。同期的深圳周边住房标准为单间1000元,饭费1500。而有没有社工证、有没有注册社工、学历是研究生、专科还是本科,都是机构扣钱项目。
深圳市社会工作行业等级分为社工主管、区域主管、督导、督导助理、社区主任、一线社工、社工助理、实习生。主任和督导到助理的工资涨幅在300到500以内。早期社工机构的成立和民政系统人员的关系是分不开的,之后有做的不错的社工,凭借人脉和专业知识成立了自己的社工机构。目前深圳市社会工作机构约125家,社会工作从业人员8000余人。培训少了、专业督导少了、交流少了,社工的进步也少了,到最后,这样的社工机构越希望做出点成果,但也越发做不出很亮眼的成果。
三、人才流失让社工行业门槛降低
面对当下的社会工作发展环境,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社工因越来越失望而转行,面对岗位人员的缺失以及购买方的压力,社工机构也只能放低门槛招人顶岗。越来越多非社工专业的人涌入到社工行业当中,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在岗社工缺乏社工专业素养,虽然有的人已取得社工资格证,但缺乏专业实操,要把社工的专业伦理、知识、理念灌输给一个新人,需要花费更漫长的时间,再加上普众思想干预,督导又没把重心放在培养社工上,于是这个新人有极大可能成长为只会讨好领导而不会排忧解难的假社工。
假社工多了,难免带来恶性循环:社工服务质量就再也上不去,而社工机构的领导只会问责中层管理者,给岗位主管施加压力,这无形中逼走了经验丰富的主管和老社工,而面对中层管理者的缺失又迟迟招不到合适的管理人员,社工机构的领导无奈之下只能授权给已经入行一年经验丰富的假社工担任岗位主管,而这样的速成主管带领一批假社工,做着免费给居民派发礼品的满意服务。
四、服务不专业,评估变应付
督导把资源拉回来了,做事的当然要靠一线社工,当然这也不是白做,会有用人补贴。除此之外,主管部门又把相关项目全面铺开,让社工负责执行,于是各种吸引居民的服务想开都可以申请,并有丰厚到逆天的经费支持,同时还可以外包给第三方运作,社工只负责招募人员和提供场地支持。这样一筐筐的服务放在社工身上,社工也将精力放在这种简单易操作的活动上,做事少了还能拿补贴,甚至还可以算作自己的服务指标,岂不是三全其美?这种惰性服务一旦放在社工身上,就极少有社工根据自己服务群体的需求去设计专业服务了,每天窝在办公室内发通知、登记报名信息、布置场地,一项项达到专业目的的服务就完成了。
越来越少的社工愿意走出办公室,去入户探访和个案跟进,个案量越来越少,处理的问题也越来越浅,遇到疑难个案就转介给项目购买的心理咨询师。没有了专业的接触,也没有了专业的反思,也就没有了专业的成长,当然也没有了社工机构一直想要的好项目。虽然社工机构都在鼓励社工多接项目就能多拿补贴,无形当中就在倡导社工摒弃专业信仰去多赚钱。项目多了也意味着社工要做更多工作,惰性服务和赚钱思想一旦渗透到社工的骨子里,再好的项目也会被社工做成烂活动。
社工会评估自己的投入和回报,同样是加班,累死累活做项目每个月也就能拿到几百块钱的补贴,还不如搞个副业,下班后去经营自己的生意,每个月不用那么累就能赚个一两千。一旦社工把心思放在副业上,就更少有心思去顾及专业服务了,对待指标量和项目的态度只要完成就行了,至于质量和专业,可以在写文书时补出来。
五、多头管人、缺乏明确的行业领导
假社工多了,人们只能看到假服务,这也会给人们带来一种误解,认为社工服务就是搞活动发礼品的一群人,更有甚者会把社工和义工划成等号,社工什么都能做、有需要找社工、社工就是万金油等话语深入人心,而忽略了社工助人自助的本质。社工从来都不是施舍者,而是同行者。这样的误解深入人心之后,越来越多的单位觉得社工既然什么都能做,那就招个社工。其实某些岗位仅仅只是缺个人而不缺乏社工服务,希望降低用人成本而购买廉价的社工而不是昂贵的员工,很多社工机构为了扩张,不管什么岗位招标都努力投标,从来没有为专业口碑去考虑。
最终,社工这样一群专业人士在各方力量的摧残之下,沦落成众人眼中的非专业人员,所以购买方也只愿意出普价的价位购买一个社工。于是,追求专业化的社工都转行了,追求稳定的社工都干起了副业,至于社工服务质量,依旧在走下坡路。
社会工作起源于英国十六世纪的《济贫法》,而专业化进程则来源于18世纪欧洲民间慈善性、志愿性、救济性的自发社会服务。初期社会救助的资金来源于社会捐赠而不是政府购买,资金的来源决定了服务的方向,政府购买的社会工作服务在产出方向上更多的体现在了大众人群上,而社会捐赠的用途更多的是有指向性的。
一、政府干预让社工服务转型 早些年的社工会为一个疑难个案的完结而感到自豪,同行会佩服,督导会肯定,社工自身在专业上也会有成长,然而这样的疑难个案在领导面前却得不到肯定,领导会告诉社工不要只服务一个人或一个家庭,要将社工服务普众,参与的人数越多越好。在这样的干预下,社工为了迎合领导的口味,渐渐开始将精力放在社区活动上,虽然说普众性的服务也不可或缺,但越来越少的社工会将精力投入到个案专业服务当中,为了吸引更多人参与,社工服务也渐渐变成了只考虑趣味而不考虑解决问题的服务,演变到现在,社工服务更多的是免费派发礼品的服务,在满意度调查中,参与者拿了礼物后都给五星好评,无形当中社工就会被这种虚荣的肯定蒙蔽,从而看不到身边艰辛困苦的人群。于是,好社工的定义从帮助我走出困境的人变为了给我更丰厚礼品的人,专业社工的定义从让案主满意变为了让领导满意。
二、工资低晋升难度大不稳定、流动性大
笔者本人在13年毕业来深圳做社工的时候,一线社工的到手工资为3500元,当时政府购买社工的标准是依照2007年深圳市民政局制定的7.6万/年/人,而社工机构的行政事务费用可以从里面用去15%,除去最低缴纳的社保额和公积金,加上社工机构对员工的团建和体检费用等,一线社工的工资普遍如此。同时期,深圳租房和吃饭的费用为单间500,饭费1000。扣除其他花销基本上剩余无几,没有房补、没有餐补、没有其他福利补助的单位,一线社工流失率高。
2016年,深圳市政府同意将购买社会工作岗位整体打包标准调整至9.3万元/人/年,购买标准自2016年1月1日起执行,社区一线社工工资的标准提升到了3800到4500之间,岗位社工最高工资可以到手5500元,因为社区开展活动、家访经费使用的多,到手工资也低了。同期的深圳周边住房标准为单间1000元,饭费1500。而有没有社工证、有没有注册社工、学历是研究生、专科还是本科,都是机构扣钱项目。
深圳市社会工作行业等级分为社工主管、区域主管、督导、督导助理、社区主任、一线社工、社工助理、实习生。主任和督导到助理的工资涨幅在300到500以内。早期社工机构的成立和民政系统人员的关系是分不开的,之后有做的不错的社工,凭借人脉和专业知识成立了自己的社工机构。目前深圳市社会工作机构约125家,社会工作从业人员8000余人。培训少了、专业督导少了、交流少了,社工的进步也少了,到最后,这样的社工机构越希望做出点成果,但也越发做不出很亮眼的成果。
三、人才流失让社工行业门槛降低
面对当下的社会工作发展环境,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社工因越来越失望而转行,面对岗位人员的缺失以及购买方的压力,社工机构也只能放低门槛招人顶岗。越来越多非社工专业的人涌入到社工行业当中,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在岗社工缺乏社工专业素养,虽然有的人已取得社工资格证,但缺乏专业实操,要把社工的专业伦理、知识、理念灌输给一个新人,需要花费更漫长的时间,再加上普众思想干预,督导又没把重心放在培养社工上,于是这个新人有极大可能成长为只会讨好领导而不会排忧解难的假社工。
假社工多了,难免带来恶性循环:社工服务质量就再也上不去,而社工机构的领导只会问责中层管理者,给岗位主管施加压力,这无形中逼走了经验丰富的主管和老社工,而面对中层管理者的缺失又迟迟招不到合适的管理人员,社工机构的领导无奈之下只能授权给已经入行一年经验丰富的假社工担任岗位主管,而这样的速成主管带领一批假社工,做着免费给居民派发礼品的满意服务。
四、服务不专业,评估变应付
督导把资源拉回来了,做事的当然要靠一线社工,当然这也不是白做,会有用人补贴。除此之外,主管部门又把相关项目全面铺开,让社工负责执行,于是各种吸引居民的服务想开都可以申请,并有丰厚到逆天的经费支持,同时还可以外包给第三方运作,社工只负责招募人员和提供场地支持。这样一筐筐的服务放在社工身上,社工也将精力放在这种简单易操作的活动上,做事少了还能拿补贴,甚至还可以算作自己的服务指标,岂不是三全其美?这种惰性服务一旦放在社工身上,就极少有社工根据自己服务群体的需求去设计专业服务了,每天窝在办公室内发通知、登记报名信息、布置场地,一项项达到专业目的的服务就完成了。
越来越少的社工愿意走出办公室,去入户探访和个案跟进,个案量越来越少,处理的问题也越来越浅,遇到疑难个案就转介给项目购买的心理咨询师。没有了专业的接触,也没有了专业的反思,也就没有了专业的成长,当然也没有了社工机构一直想要的好项目。虽然社工机构都在鼓励社工多接项目就能多拿补贴,无形当中就在倡导社工摒弃专业信仰去多赚钱。项目多了也意味着社工要做更多工作,惰性服务和赚钱思想一旦渗透到社工的骨子里,再好的项目也会被社工做成烂活动。
社工会评估自己的投入和回报,同样是加班,累死累活做项目每个月也就能拿到几百块钱的补贴,还不如搞个副业,下班后去经营自己的生意,每个月不用那么累就能赚个一两千。一旦社工把心思放在副业上,就更少有心思去顾及专业服务了,对待指标量和项目的态度只要完成就行了,至于质量和专业,可以在写文书时补出来。
五、多头管人、缺乏明确的行业领导
假社工多了,人们只能看到假服务,这也会给人们带来一种误解,认为社工服务就是搞活动发礼品的一群人,更有甚者会把社工和义工划成等号,社工什么都能做、有需要找社工、社工就是万金油等话语深入人心,而忽略了社工助人自助的本质。社工从来都不是施舍者,而是同行者。这样的误解深入人心之后,越来越多的单位觉得社工既然什么都能做,那就招个社工。其实某些岗位仅仅只是缺个人而不缺乏社工服务,希望降低用人成本而购买廉价的社工而不是昂贵的员工,很多社工机构为了扩张,不管什么岗位招标都努力投标,从来没有为专业口碑去考虑。
最终,社工这样一群专业人士在各方力量的摧残之下,沦落成众人眼中的非专业人员,所以购买方也只愿意出普价的价位购买一个社工。于是,追求专业化的社工都转行了,追求稳定的社工都干起了副业,至于社工服务质量,依旧在走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