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学堂 > 浏览文章

公益如何缓解“两难”问题

作者: 日期:2019年06月19日

近日,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在2019年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演讲指出,今年,为了应对复杂的外部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国的一个主要措施就是减税降费,1月份政府做了相应的政策安排,3月份人大通过了政策,现在正陆续出台。根据财政部的数据,总量是2万亿的额度。也就是说,我国从不到90多万亿的GDP中减税降费2万亿,力度是比较高的。
总结前几年减税降费中的问题,主要是企业没有真正感觉到减税降费的力度。因为实际上有两个变量在起作用,一是税率费率是不是降低,二是执行减税降费的力度。前几年有一个教训就是虽然费率降下来了,但是执行收税的力度却提高了。这样在企业层面导致获得感不强,不能达到政策设计的目的。
为何会出现这种问题?政府一方面减税降费,其中减少收费主要是指社保的强制性缴纳,但是另一方面还有开支压力,中间就会有一个缺口。经济是有限资源,要解决多个目标似乎有很多困难。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政府减税降费,同时又不增加财政赤字的压力?
也许公益活动可以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因为公益活动解决的问题,其实都是公共财政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它又不动用公共财政的资源,它动用的资源是整个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年轻人的公益之心、恻隐之心。看到别人困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一把,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有一点个人的资源,单个人看来都不大,但是汇聚到一起,在宏观上就可能变成一个巨大的力量。



从这个角度看,公益事业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一直要处在一个两难当中:要让政府承担更多的公共责任,那就会收更多的税,加更高的费,收了较高的税费,企业转不动了;要让企业转起来,就要减税降费,减税降费后政府支出能力弱了,就无法承担更多的公共责任。两难问题大概会长期伴随着我国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等收入国家发展的过程。所以在整个发展阶段,社会性的自发的、来自个人层面的资源可能越来越重要。
公益有很多含义,其中非常重要的含义就是要从效果来检验动机。效果是什么?你有好心,你希望帮助他,真帮助他了吗?从他的角度看是不是帮助他了?思维方式其实对于动员资源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我们仅仅有好心,完全不顾效果,最后能帮助的范围、广度和力度都是有限的。任何好的行为都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而最重要的是效果。只要中国这么多人从现在开始,养成这个习惯,培养这个习惯,有做公益的动机,又能在效果当中选择更好的做公益的方法,那么,我相信,在国民经济当中,国家税收和企业市场难解的矛盾是可能从这个方向上得到一个帮助,得到一个缓解,得到一个支撑,来让国民经济更加健康地发展。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

文化中国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首届云南昆明(国际)版权博览会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口草龙进课堂
森山铁皮石斛浸膏工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

公益中国

向光•社会创新思享会——乡村振兴 产业助力

2023-04-16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2023-04-16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2023-04-16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2023-04-16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

2023-04-16

摄影作品

彝族美女
打芦席---渐渐消失的手
曾经的远行 永远的记忆
布依族查白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