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江武代表:超96%的公益诉讼案通过诉前程序解决
作者: 日期:2019年03月17日
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薛江武做客新时代四大检察网络访谈,向网友介绍了安徽检察机关在保护长江生态绿色发展、查办虚假诉讼案等方面的工作。
薛江武代表:四个一全流程保护长江生态绿色发展
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薛江武在做客新时代四大检察网络访谈时,就检察机关如何发挥检察职能保护好长江生态进行了介绍。
安徽省检察机关针对长江安徽段跨省非法处置、转移、倾倒固体工业废物事件频发的严峻形势,迅速打响了长江生态保卫战。 薛江武介绍,安徽省检察机关把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强化生态检察作为一把手工程,及时出台服务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15条意见。
随后,薛江武用四个一形象概括了安徽省检察机关保护长江生态的全流程。
一张图作战。安徽省检察机关专门成立了省检察院打击长江安徽段污染环境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挂牌督办重大疑难案件。我们定期公布案件进展情况通报,定期开展办案进度督导研判,连续召开办理长江安徽段污染环境系列案件工作动员会、推进会、调度会,持续督导、反复加压,不断拧紧任务螺丝,上紧责任发条。薛江武表示。一盘棋意识。薛江武告诉记者,沪苏浙皖四省市的检察长在安徽泾县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机制的意见》,建立起加强区域合作、完善共治共保5项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服务保障长三角区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检察方案。一体化办案。薛江武介绍,在长江流域安徽段跨省倾倒固废事件发生后,安徽省检察院侦查监督、民事行政检察部门第一时间跟进,并持续跟进监督,注重以案找案。沿江5市检察机关在建议环保部门移送案件、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依法批捕起诉犯罪嫌疑人的同时,积极开展长江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工作,共办理诉前程序案件49件。
此外,安徽省检察机关还对备受关注的1012、126长江安徽段污染环境案的34名被告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法院一审判决全部支持了检察机关诉讼请求,共判处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人赔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应急处置费用、鉴定评估费用共计1960余万元,并在安徽省省级新闻媒体上向社会公开赔礼道歉。薛江武说道。
记者了解到,126等跨省倾倒固废污染长江系列案,入选了全国检察机关立案监督优秀案例、全国公益诉讼十大典型案例。安徽省检察机关在守护绿色江淮美好家园中彰显了检察担当,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批示给予充分肯定。薛江武代表表示。
一条链监督。安徽省检察机关会同公安、环保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打击非法处置、转移、倾倒固废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结合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加大对固废倾倒涉案内线人员打击力度;结合办理系列案件发现的环境监管问题,督促、帮助相关部门加强源头防控,推动工作重点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安徽生态环保领域办案力度不断加大,全省检察机关共起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1562人,提起生态环境公益诉讼169件,为守护绿色江淮、美好家园作出了积极贡献。
薛江武代表:超96%的公益诉讼案通过诉前程序解决
从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到全面开展三年来,安徽省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成效如何?11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薛江武做客新时代四大检察网络访谈,介绍自试点开始的三年多来,安徽省检察机关共摸排公益诉讼线索3403件,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132件,其中诉前程序1907件,提起诉讼225件;两年试点期间,共提起诉讼71件;公益诉讼工作全面开展后,安徽省共提起诉讼154件,提起公益诉讼位列前茅,安徽省基层院全覆盖提起公益诉讼。
不仅如此,一直以来,安徽检察公益诉讼都走在全国前列,创造了多个首例。据薛江武介绍,安徽省检察机关先后办理了全国第一例对市级行政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案件、全国第一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肯定。
安徽省4件案件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全省检察机关共有12个集体、21名个人被记功表彰,公益诉讼工作被评为安徽省第二届十大法治事件。谈起安徽检察公益诉讼的成果,薛江武如数家珍。
成绩斐然,安徽检察公益诉讼取得如此成效,法宝是什么?
我们争取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推动安徽省政府出台全国首个支持行政公益诉讼的指导意见。薛江武表示,安徽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公益诉讼应诉工作的通知》就是行政机关首个加强和支持公诉诉讼出庭应诉的文件。
记者了解到,工作中,安徽省检察公益诉讼有超过96%的案件通过诉前程序得到解决,实现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建立完备的体制机制保障,是确保安徽检察公益诉讼实践探索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对此,薛江武表示,安徽省检察机关率先在全国探索推进公益诉讼一体化办案机制,对于各地检察机关摸排的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坚持由市检察院统一管理、同时报省检察院备案;对于办案力量,以市为单位统一调配使用;对于重大敏感案件,由省院指定专人全程跟进指导。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目的不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简单的刑事处罚,而是修复社会关系,使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安徽省检察机关始终重视公益的实际修复效果。薛江武告诉记者,在案件审查、报批过程中发现问题已经解决、损害已经修复的,及时终结程序;在提起诉讼后,发现行政机关组织整改、问题得到解决的,检察机关及时撤回起诉,切实做到监督与配合并重;在法院作出生效裁判后,重点关注裁判执行情况,推动问题彻底解决。
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建立时间短,公众知晓度不高,如何借助宣传的力量,提升社会对检察公益诉讼的认知度?薛江武介绍了安徽省检察机关的经验:连续三年开展了以公益诉讼为重点的7.13集中宣传日活动,组织全省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宣传周活动,在全国率先发布公益诉讼白皮书,联合相关媒体集中宣传公益诉讼职能和成效,向社会公布工作情况和典型案例。
通过一系列宣传推广,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社会认知度不断提升,安徽公益诉讼宣传周的经验做法也得到了最高检的肯定。薛江武说道。
薛江武代表:提升队伍素质适应全面平衡充分发展新部署
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薛江武做客新时代四大检察网络访谈,就安徽省检察机关促进民事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工作充分发展、加强办案队伍素质能力建设等情况进行了介绍。
201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做优刑事检察、做强民事检察、做实行政检察、做好检察公益诉讼的全面平衡充分发展理念。在薛江武看来,这是检察机关从宪法定位出发,适应侦防转隶新形势,对完善法律监督体系、提升法律监督能力作出的新部署。
在薛江武看来,刑事检察要向做优聚焦,通过实施刑事检察培优计划,优化职能配置、优化办案模式、优化监督机制;民事检察要向做强发展,实施民事检察提升计划,着力强化监督能力、监督力度、监督质效、监督刚性;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要向做实做好努力,重点制定好、实施好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稳健发展计划,做到既稳步推进,又健康发展。薛江武认为,民事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工作要取得充分发展,办案队伍的素质能力是基础,也是关键。为提高包括民行和公益诉讼在内的检察队伍专业化素质,安徽省检察院大力实施专业人才引进、青年英才培养、岗位素能提升和检察业务专家倍增等人才工作四项工程。
据统计,2018年安徽省检察机关已经引进民行和公益诉讼专业人才23名,培养青年英才51名,省级检察业务专家3名。还加大上挂下派、交流轮岗、检校合作工作力度,省院选派17名年轻干部进行交流接受锻炼,接收大学教授到省检察院民行处挂职处长助理、19名在校大学生来院实习,选派民行部门干警到法院跟班学习,为全面履职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根据计划,到2020年底,安徽省检察机关将引进500名以上专业人才,培养1200名左右检察英才,省级检察业务专家不少于50名,干警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达到94%,优化建成以法律专业人才为主体、其他专业人才为补充,专业齐备、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安徽检察人才队伍。
结合工作需要,安徽省检察机关还建立了民行专家库,制定了民行监督案件专家咨询论证工作办法,借助外脑提升监督质量。依托公益诉讼研究中心,我们建立了全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特色教育培训基地,进一步推动公益诉讼人才培养。薛江武说道。
薛江武代表:全力查办披着合法外衣的虚假诉讼案
长期以来,检察机关司法办案重刑轻民现象十分突出,在力量配备、能力建设、监督实效方面似乎都不能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加大民事监督的期盼。面对此问题,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薛江武在做客新时代四大检察网络访谈时表示,安徽省检察机关要下大气力强弱项、补短板,把民事检察做强做好,在维护司法公正中凸显检察作为。
薛江武告诉记者,为打造民事检察强化版(即民事检察要向做强发展,实施民事检察提升计划,着力强化监督能力、监督力度、监督质效、监督刚性),安徽省检察机关坚持依法正确履职,综合运用抗诉、再审检察建议、检察建议等监督方式,对包括裁判结果、审判人员违法行为和执行活动在内的民事诉讼活动实现全面监督。
民事诉讼监督格局整体上从以往偏重对裁判结果的一元监督格局,转变为裁判结果和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监督、执行监督全面发展的多元化监督格局。薛江武表示。
数据显示,2018年,安徽省检察机关共针对法院生效裁判、民事调解书提出抗诉340件,法院审结216件,再审改变率70.8%;提出再审检察建议1529件,抗诉数和改判率均稳居全国前列。
在重视对裁判结果进行监督的同时,安徽省检察机关还把监督的注意力放在影响裁判结果公正的审判程序和实现裁判结果的执行程序上。
我们特别注重全过程、多方位维护司法公正。薛江武告诉记者,2018年以来,安徽省共办理民事执行监督案件1700件,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监督案件557件,多元监督格局日渐稳固并不断完善,基本形成省市两级检察院以办理生效裁判监督案件为主,基层检察院以执行监督和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监督为主的诉讼监督工作模式。
准确把握监督条件,提高监督层次,积极运用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建议更换办案人等多种手段,注重对审判程序中不立不裁、违法送达、违法保全及违反管辖、回避、审限规定等违法情形开展监督安徽省检察机关的一系列的举措,创新了审判程序监督工作。
在民事诉讼中,虚假诉讼也是一个顽疾。滥用诉讼权利、虚假陈述、伪造证据、提供虚假证据等诉讼失信问题,是检察机关开展民事审判和执行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此,安徽省检察机关全力查办披着合法外衣的虚假诉讼案件,促进保障司法公信和司法公正。薛江武介绍。
去年以来,全省民事抗诉案件中涉及虚假诉讼的案件25件,审判程序和执行监督中涉及虚假诉讼20件,检察机关均严格办理,提出监督意见。薛江武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