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本亮:警惕公益创投中的寻租现象
作者: 日期:2019年01月09日
谁说公益创投不是创业呢!政策有导向、政府给机会,公益创投也就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的高风险、新兴行业尚未完善的制度是公益创投的双刃剑,更加清晰可见的机与危,可能出现的某些所谓规则和漏洞,在一个新兴行业中尽情展示着自己
自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可通过公益创投等方式,为初创期慈善组织提供支持后,公益创投已成为眼下投资界和公益界备受关注的新思维,各地政府、基金会、公益组织和企业都掀起公益创投热潮。
对此,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徐本亮在接受《善达网》专访时却表示,进行公益创投需要冷静,不能搞一窝风。目前于缺乏项目的概念和成果的意识,有的公益创投项目钱花的不少,看起来轰轰烈烈,但是服务对象没有受益,社会问题没有解决,造成资源的浪费。更需要警惕的是,有的地方存在潜规则,极少数地方还出现了寻租现象。徐本亮说。
创投资金有的地方存在潜规则
《善达网》:公益创投起源于欧美,近年来才流行我国,但是很多人对其认识还不太清楚,请你具体解释一下这个概念,开展公益创投的意义何在?
徐本亮:公益创投(Venture Philanthropy)就是把经济领域中的风险投资或创业投资的理念延伸到公益领域和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之中。经济领域中的风险投资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公益创投追求是社会效益。公益创投为初创的和小微型社会组织提供资金和包括综合能力建设在内的资助,最终目的是培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组织,有效满足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使社会变得更美好。
在我看来,开展公益创投的意义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这是政府转变职能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公益创投有利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效率。其次,有利于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我国社会组织的数量总体而言还很少,而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就是缺少资金。通过公益创投可以解决社会组织起步时的资金,并通过实施项目提升能力,进而有助于它们的生存和发展。第三,可以满足社会多元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社会组织通过参与公益创投,以需求为导向,实施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公益服务项目,满足社区和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有效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第四,有助于推动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增强公众对公益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激发社会创新和社会发展的活力。
《善达网》:公益创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我国刚刚起步,在你看来,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公益创投存在什么问题?
徐本亮:目前我国实施公益创投的主体很多,除了政府、基金会外,还有企业及共青团、妇联等群体组织也在搞公益创投。公益创投是一个系统工程,至少涉及三个方面:出资方(购买方)、实施方(社会组织)和作为承办方的第三方专业机构。
从出资方(购买方)角度看,首先是缺乏对公益创投了解,准备不足。公益创投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我国刚刚起步,有的出资方(购买方)还没搞明白公益创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有哪些要求,目的是什么,就搞起来了。这就造成制定的实施计划和方案不准确,不科学,不合理,缺乏可行性;有的只重形式,不重效果;有的项目申请书的内容不完善,缺乏一些项目的基本要素,影响公益创投的质量。
其次,对公益创投的认识不足。现在很多地方政府搞公益创投的资金仅限于福利彩票,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的资金。而根据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的文件要求,政府要加大购买力度,要拿出财政资金开展公益创投。
第三、出资方(购买方)缺乏相关知识和能力,不能找到称职的第三方机构来承办公益创投,质量无法保证。
第四、由于缺乏项目的概念和成果的意识,出资方(购买方)重形式和服务人数,轻实际效果。在公益创投中普遍存在把活动当项目,把产出当成果的现象。有的公益创投项目钱花的不少,看起来轰轰烈烈,但是服务对象没有受益,社会问题没有解决,造成资源的浪费。
第五、人工费是实施公益项目必要的、甚至是很大一笔成本。但是有的出资方(购买方)在公益创投的项目经费中不考虑项目的人员经费,造成社会组织为解决项目人员成本不得不做假账。
第六、极少数地方出现了寻租现象。公益创投有资金,有的地方存在潜规则,甚至社会组织在拿到入选项目资金后要返利。
第七、资金分配不合理。由于有些社会组织政社不分,公益创投的资金大部分落到了有政府背景的或和出资方(购买方)有关系的社会组织手里,真正有能力、会干事的民间的社会组织却得不到。公益创投变成了从右口袋到左口袋的游戏。
第八、缺乏或没有有效的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有的公益创投结束后没有评估,有的由承办方负责评估,存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
第三方和社会组织专业素质低
《善达网》:按理说,作为承接公益创投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可以保证公益创投避免这些问题啊。
徐本亮:道理是如此。但是现在,第三方机构也面临自身能力不足的问题。有的根本不懂公益创投;有的负责这项工作的人没有经验,缺乏能力;有的是承接项目后再去招人,很难保证质量。
其次、第三方机构在组织评审和聘请评审专家方面存在很大问题。有的评审专家没有公益项目的知识和经验,无法判断项目的质量如何,看不出项目存在的问题。有的评审把关不严,不该给钱的项目也拿到了钱。结果造成有的社会组织拿到了钱,项目却无法完成。据我了解有的地方公益创投项目无法完成的比例大约为1015%.
最后,第三方机构在前期的培训指导、项目的个性化辅导、项目的优化和帮助社会组织去做有成果的项目等方面的工作没有做,或者做到不到位。有的项目服务对象太宽泛,目标不清楚,造成项目质量很差。有的第三方机构自己都搞不清项目与活动、成果与产出的区别,在项目监测和评估时只看活动和人数,忽视项目的具体成果。结果造成承接公益创投项目的社会组织忙于应付项目申请书里要完成的活动和人数,不重视项目的成果。
《善达网》:社会组织在公益创投上存在哪些问题?
徐本亮:从社会组织上来看。现在社会组织总体上数量还不多,质量还不高,所以有的地方出现了公益创投力度不小,但真正有条件和能力能承接公益创投项目的社会组织,特别是那种直接能提供社会服务服务的社会组织太少,资金用不掉的情况。现在很多地方的社会组织中很大一部分是一些社团、协会、学校、幼儿园。
其次,社会组织的专业素质不高,很多社会组织为了多拿项目,多得经费,什么都做,但什么也做得不精,质量不高。
第三,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突出表现就是理事会形同虚设,不起作用。很多机构就是由主任、秘书长一个人说了算;还有的机构政社不分,官民一体。
第四,社会组织普遍缺乏注重成果的心态。把活动当项目,把产出当成果,不能有效满足需求,解决社会问题。
最后,社会组织的公信力信偏低。包括有的打着公益的旗号牟利,实际上是在把公益创投当作为生意来做,它们的财务管理和项目实施中都存在很多问题。
社会组织要有创业家精神
《善达网》:目前,在开展公益创投中有哪些好的做法和可借鉴的经验?
徐本亮:据我了解,目前全国公益创投开展的较好的地方和组织,有以下一些做法和经验:1、领导重视,指导思想明确。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公益创投计划和实施方案。2、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和公益项目的征集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3、引入竞争机制,选择能确保质量的第三方机构承办公益创投4、认真做好项目的评审工作,把好项目质量关。5、有效开展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培训,不断提升社会组织开发实施公益项目和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6、建立完善的公益项目管理的规则制度,做到管理透明、制度规范。7、建立完善的项目监测指导机制,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测和指导。
《善达网》:你对有效开展公益创投有哪些建议?
徐本亮:首先,无论是出资方(购买方)、承办公益创投的第三方机构还是社会组织都要加强学习,了解和掌握公益创投的基本知识和要求,做正确的事情。
其次,我希望出资方(购买方)能做到:1、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公益创投计划、实施方案和规章制度。2、要引入竞争机制,真正选择有能力的第三方机构来承办公益创投。在选择第三方机构时不能仅看名气,要看它是否有能力,特别是具体做事的人是否能胜任这项工作。3、要重视公益创投的成效和成果。不仅要做到程序规范,更要注重项目的质量和实际效果。4、要用正确方法支持社会组织。支持社会组织不是简单给钱,如果你给了钱,它不是在做正确的事情,不是做有成果的项目,这是害它,不能让它养成坏习惯的。所以,出资方(购买方)通过公益创投给予社会组织资金支持的同时,一定要提升他们的能力。如何提升能力?就是要让社会组织做正确的事情,做对的事情。5、加强对公益创投的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建立健全由出资方(购买方)、服务对象及专业机构组成的综合性评价机制。6、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防止不正之风和潜规则。
第三,承办公益创投的第三方机构则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在人员安排上不要滥竽充数。2、要认真有效地做好对社会组织的指导和能力建设培训,特别是要做好正确撰写公益项目申请书的培训和项目优化的辅导。要注重培训和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对评审专家要严格把关,要认真负责地做好项目评审工作,确保公益创投项目的质量。4、要对公益创投的质量和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负责,切实做好项目的监测和实施指导,保证项目的成果。
最后,对社会组织,希望做到:1、努力提高公信力。公信力是社会组织的生命线,没有公信力,出资方(购买方)是不会来购买你的服务的。那么如何提高公信力呢?首先要履行对出资方(购买方)的承诺,要说的做到,保证项目的质量。其次,保证资金使用和财务管理的规范、透明。第三,建立内部规范的管理制度。2、加强需求调研,克服项目雷同化,提高公益项目的设计和开发能力。在设计项目时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可实施性,做好实施的准备。3、要有注重成果的心态,不要把活动当项目,把产出当成果。要在满足服务对象需求,有效解决社会问题上下功夫。4、要提高创新能力。我们讲的创新就是要不断地把问题当做机会,把变化当机会。就是要去关注社会有哪些还未满足的需求,进而把这些问题作为项目的内容。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我们才能不断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才能在公益创投中持续得到出资方(购买方)的资助。这里讲的创新,还包括要通过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提高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因为现在有很多社会组织,只是吊死在政府购买这棵树上了,不会开发新的项目,没有多渠道获取资源的能力。如果政府不给钱,它就又活不下去了。所以社会组织参与公益创投一定要有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