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面前全靠“熬”?一场风灾暴露美国诸多问题
作者: 日期:2018年08月30日
新时社网9月1日电 综合境外媒体报道,本周美国得州洪灾及加州酷热的极端气候吸引了美国民众的关注焦点。对灾民来说,宛如水深火热的环境并非无法忍受,而是还会持续多久?还可能糟到什么地步?也使得人们在惊愕之余,不得不重新反思,下一场大自然灾难来临时,美国人民熬得过吗?灾难面前,美国政府或需倾听民意,苦民所苦,急民所急。
当地时间2017年8月31日,美国得克萨斯州,飓风“哈维”的影响仍在持续。图为8月31日,官方动用军车转移民众。对此,加拿大《星岛日报》当地时间8月31日发表社论指,在大众传媒发达的今日,很难想象美国民众对“哈维”风灾猝不及防。这是因为“哈维”飓风转变迅速,许多民众稍一迟疑,想要固守家园,却等到数十万人逃亡潮形成,懊悔不已。事实上,得州州长警告灾难还未结束,想要重回平静的生活,并非理所当然。
而在加州,将连续十天曝露在上百度华氏的高温之下,陆空消防人员严阵以待因高热而引发的山火来袭。许多华裔民选官员纷纷透过各种传媒提醒华人接下来的酷热。这些令人触目惊人的极端气候事件不断发生,“百年一遇”已无法准确描述现在灾情,翻查过去纪录已经毫无意义,过度信任纪录反而可能造成凶险。
社论表示,美国的防灾计划堪称先进,紧急救难总署一年的预算有130美亿,分布到全美十个分区,不过每遇自然灾难,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难免捉襟见肘。
以休斯敦为例,过去十年防洪治水经费上达百亿美元,但就算以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并无法阻挡五百年甚至千年一遇的洪灾。天灾随时都可能在无预警的情况下降临。据统计,极端天气每年给美国造成上百亿美元的损失。这些事件的频率和代价在不断升高,过去十年里的总损失超过2500亿美元。
“哈维”暴露诸多问题 值得反思
当地时间2017年8月30日,美国得克萨斯州,飓风“哈维”带来重创,受灾民众在休斯顿一处避难所内。图为儿童在避难所内玩耍。家园被毁,交通瘫痪,工厂停工。如今至少有31人死亡,超过3万人在避难所无家可归。“哈维”飓风带来伤亡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美国社会问题。对此,美国《侨报》刊发题为《哈维不是卡特里娜 但仍需反思》的社论称,“哈维”暴露出诸多深层次问题,值得人们反思和警惕,首先,极端天气的增加与气候变化是否有关的争议再起。
《华盛顿邮报》当地时间8月29日还发表评论称,特朗普入主白宫后,他的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事实上是增加了得州遭遇自然灾害的风险。
媒体还指出,休斯敦就是公共官员忽视科学家关于自然灾害警告的“受害者”。作为全美第四大城市,休斯敦将草地换成柏油路和水泥地,无法吸收更大量的洪水。一些支持城市改造的官员忽视了科学家们的警告,并认为他们的建议是“反发展”的。在未来的数月和数年中,休斯敦可能还会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其次,当局应对有重大失误。休斯顿在暴风雨来临前没有下令疏散民众,所以无数民众被困在洪水淹没的家中。当地主要防范飓风威胁,没想到最大的威胁是暴雨和洪水。
再有,“哈维”再次将美国城市服务和基础设施落后暴露无遗。如今,繁杂的救援工作令当局感到应接不暇,多个救援部门电话被“打爆”,医疗护理设施的不足使之无力救治受灾者。落后的状况甚至严重影响到未来的重建。
拨打救助电话无人管 华人救灾获肯定
当地时间8月29日,更多休斯敦华人利用私人船只、皮卡结成临时救助小队帮助被困华人及当地民众撤离。图为休斯敦华人自愿者开私人皮卡涉水入灾区救人。 新时社记者 曾静宁 摄泰国《世界日报》8月31日刊发题为《美国基建脆弱?水灾又曝强权的软肋》社论指出,休斯敦市府这次应对风灾是否足够周全,对灾情、雨量和可能引发洪水的评估、对民众预警或撤退各方面都有许多可检讨之处。
社论指出,哈维风灾,明显出现两种“供需失调”。一,排洪和下水道系统不符暴雨排水所需;二,政府服务和救灾,无法应付庞大灾民求救需要。休斯敦15小时内,涌进5万多个911求助电话,无人接听回应,因为接线员们被灌爆,根本无力应付。市长特勒(Sylvester Turner)促民众勿乱打求助电话,除非生命受威胁。
这些经验告诉我们,遇重大天灾人祸,求助911不如求助邻居或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呼救,休斯敦不少受困居民是被邻居救出。包括华裔同胞的互助救人义行,表现人性光辉面,都应予肯定。
美国需从上到下建立防灾意识
加拿大《星岛日报》认为,在极端灾难来临时,个人除了被动的防灾救灾之外,也可以透过民选官员反应心声。例如,前不久特朗普政府宣布恢复原来对基础设施的规定,包括解散了联邦气候变化咨询委员会;还提议削减用于气候研究以及支持相关机构的预算,如果这些属实,就要进一步了解比较施政的优先缓急,要求政府倾听民意,苦民所苦,急民所急。
美国建国以来享受着物阜民康的岁月,天灾肆虐案例较低,但并不表示未来能继续保有静好岁月,相反地,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议必须从基层做起,从上到下建立防灾意识,取得共识,才能减低千年一遇灾难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