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置顶 加精 他復制“四大名琴”只是為了壹次千年的對話而已
作者: 日期:2017年07月02日
原创2017-04-19田雨
歷時兩年
靜樸坊完成復斫“四大名琴”四大名琴
是中國帶有美好歷史傳說的四張琴
它們分別是“號鐘”“綠綺”“焦尾”和“繞梁”
四張琴不僅僅是具有傳奇色彩的樂器
更多的是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
是器物之外的情懷和向往
遺憾的是四張琴的原物已經不在塵世
只剩傳說……
斫
琴
師
/
田
雨
號鐘——故事人物齊桓公,春秋時代。號鐘琴聲宏大異常,齊桓公常令人吹起號角伴奏,如萬馬奔騰。在琴肩到琴頭及琴尾處做鐘的像形處理,龍吟處做古錢幣鏟形處理,整體造型渾厚沈穩,以呼應“號鐘”之名。
綠綺——相關故事人物司馬相如,所處年代西漢,司馬相如壹曲《鳳求凰》,卓文君心有靈犀,壹段佳話流傳至今。復制綠綺琴頗費了些心思,傳統琴形琴身單調,琴首局促之感。於是幾經改動,比傳統形制肩上做了延長處理,減少局促之感,琴身到琴尾壹氣呵成卻增加弧線處理,整體氣息安靜柔和,與綠綺氣質貼近。
焦尾——故事人物蔡邕,所處年代為東漢,焦尾的故事離奇,蔡邕聞聽焚桐之音,驚為良材,換得焦桐,斫為傳世良琴。對焦尾的設計還是用了些心思,削弱傳統較為突兀的尖頂,焦尾的復制在頸部琴身腰部致尾部由四個大小長短不等的弧度組成,特別是琴頸的弧線比常規的琴制更突出,更富浪漫色彩,相對於傳統焦尾更加和諧自然。
繞梁——楚莊王心愛之物,後又親手毀之。其中故事最為勵誌,楚莊王得良琴,其音繞梁三日不絕,終日不朝,國事荒廢。幸得愛妃動情曉理,終於忍痛割愛,鐵錘毀琴,專心致誌於國事。復斫繞梁琴周身轉折明顯處,皆做圓處理,琴身也做弧線略收,體現繞梁中“繞”的意味。四琴皆失,實在遺憾,復斫於世,只求靜坐相視,來壹次千年的對話而已。
琴是相對純粹的華夏文化中的壹脈,起源早,流傳久,積澱深,基本沒有受到其他文化的影響。所以,除了文字,能夠擔當起中華文化代表的應該數到琴了。其實,四張琴歷史已經非常久遠,甚至久到古琴形制完全定型之前,也就是說,當今流傳的五十幾種古琴樣式中有四大名琴的形制,但不壹定是它本來的樣子。每壹張復制的古琴都是和古人的壹次對話,從齊桓公彈奏起號鐘,熱淚盈眶。到楚莊王七日不朝,不忍釋弦,後猛然覺醒鐵錘斷琴。司馬相的壹曲《鳳求凰》,只字未提卻俘獲卓文君的芳心,再到蔡邕聽音辯材,火中搶救出的半截桐木,後焦尾琴傳世。每壹個故事的內涵都超出了琴本身。
免責聲明:
本文為原創,歡迎轉發至朋友圈分享與交流
感恩关注【田雨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