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热昏
作者: 日期:2014年03月13日
时间:2006年
类别:曲艺
地区:浙江
编号:Ⅴ—38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杭州市
小热昏是广泛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曲艺谐谑形式,又名“小锣书”,俗称“卖梨膏糖的”。它源于清末杭州街头的“说朝报”。“朝报”是当时杭州的地方小报,因印刷质量较差,卖报人为了招徕顾客,就一面敲小锣,一面念出报上的主要新闻,称为“说朝报”。稍后,艺人把说朝报改为“说新闻、唱朝报”,自编自演。由于形式滑稽幽默,内容风趣,唱词通俗易懂,唱腔又是百姓熟悉的民歌和小调,故深得人们喜爱。
1905年,杜宝林把说唱朝报的形式运用到卖梨膏糖上,一改过去卖糖艺人那种单纯唱支小曲或说点小笑话的谋生方式,把说唱的内容由新闻朝报和生活趣事变为有简单故事情节、有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的节目。因大多数节目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经常招致官差驱赶,为逃避追究,故将这种形式取名为“小热昏”,意思是演员自己发昏说的胡话。表演形式定型为一人自敲小锣说唱,以唱为主,以说为辅。
民国初期,杭州盖世界游乐场成立,杜宝林应邀前往演出。为了丰富演出节目和表演技巧,他把杭州隔壁戏中的《萧山人拜门神》等节目移植过来,还吸收了隔壁戏中“学乡谈”(学说各地方言)和“吟叫”(模仿声响、效学百禽鸣叫)的表演技巧,又把自己的说唱形式称为“醒世谈笑”,但杭州人仍称其为小热昏。
小热昏不但自身深得观众喜爱,而且影响了姊妹艺术的形成与发展。1927年,杜宝林的学生江笑笑、鲍乐乐进入上海,演出《水果笑话》等小热昏节目,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此后,许多小热昏中的“卖口”节目逐渐被移植或改编成独脚戏节目,如《清和桥》等。其后在上海滑稽即独脚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滑稽戏也移植改编了《火烧豆腐店》等小热昏节目。
后来,有人根据小热昏表演时敲击小锣伴奏的特点,称之为“小锣书”。至今已有六代传人,虽然还活跃在舞台上,但大都年事已高,急需培养接班人,而且大量传统曲目也需要记录和整理,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类别:曲艺
地区:浙江
编号:Ⅴ—38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杭州市
小热昏是广泛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曲艺谐谑形式,又名“小锣书”,俗称“卖梨膏糖的”。它源于清末杭州街头的“说朝报”。“朝报”是当时杭州的地方小报,因印刷质量较差,卖报人为了招徕顾客,就一面敲小锣,一面念出报上的主要新闻,称为“说朝报”。稍后,艺人把说朝报改为“说新闻、唱朝报”,自编自演。由于形式滑稽幽默,内容风趣,唱词通俗易懂,唱腔又是百姓熟悉的民歌和小调,故深得人们喜爱。
1905年,杜宝林把说唱朝报的形式运用到卖梨膏糖上,一改过去卖糖艺人那种单纯唱支小曲或说点小笑话的谋生方式,把说唱的内容由新闻朝报和生活趣事变为有简单故事情节、有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的节目。因大多数节目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经常招致官差驱赶,为逃避追究,故将这种形式取名为“小热昏”,意思是演员自己发昏说的胡话。表演形式定型为一人自敲小锣说唱,以唱为主,以说为辅。
民国初期,杭州盖世界游乐场成立,杜宝林应邀前往演出。为了丰富演出节目和表演技巧,他把杭州隔壁戏中的《萧山人拜门神》等节目移植过来,还吸收了隔壁戏中“学乡谈”(学说各地方言)和“吟叫”(模仿声响、效学百禽鸣叫)的表演技巧,又把自己的说唱形式称为“醒世谈笑”,但杭州人仍称其为小热昏。
小热昏不但自身深得观众喜爱,而且影响了姊妹艺术的形成与发展。1927年,杜宝林的学生江笑笑、鲍乐乐进入上海,演出《水果笑话》等小热昏节目,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此后,许多小热昏中的“卖口”节目逐渐被移植或改编成独脚戏节目,如《清和桥》等。其后在上海滑稽即独脚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滑稽戏也移植改编了《火烧豆腐店》等小热昏节目。
后来,有人根据小热昏表演时敲击小锣伴奏的特点,称之为“小锣书”。至今已有六代传人,虽然还活跃在舞台上,但大都年事已高,急需培养接班人,而且大量传统曲目也需要记录和整理,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