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风民俗 > 浏览文章

垦利:给老房子披上文化记忆的新装

作者: 日期:2015年11月03日

“虽然我的房子拆了,但大部分土坯房还留着,看到他们的老房子,就相当于看到了我的家。”

  4月20日早上8点,记者从东营市西城区出发,向西驱车二十余公里到达了位于垦利县董集镇境内的黄河大坝。站在坝上,无论是西边的黄河滩涂,还是东边的黄河南展区里略显破败的村落,都尽收眼底。在靠近村落的东侧,杨庙社区一座座新楼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

  下了大坝,顺着村子里土坯房的夹道,记者来到了杨庙社区建设现场。偶遇“监工”65岁的杨庙村村民程友清,在知晓我们是要了解黄河南展区改造的事情后,程友清热情地和我们攀谈起来。

  据悉,和程友清一样,黄河南展区里的66个行政村12133户居民的家大部分都是清一色的土坯房或者年久失修的青瓦砖房,居住条件不容乐观,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意愿也非常强烈。2013年,东营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黄河南展区村庄搬迁改造,杨庙社区作为村居改善工程之一应运而生。“盼了几十年,我们终于不用再住危房了。”程友清说,今年十月份杨庙社区一期竣工后,他就可以“洗脚”上楼了。

  “都说搬迁是个老大难,可在我们这几个村子根本不算事儿。”站在一旁许久的杨庙村党支部副书记程新永搭上了话。程新永告诉记者,杨庙社区11个村在不到5个月时间里就完成了搬迁改造协议工作,创造了房台村搬迁协议签订的“和谐速度”。

  搬迁改造协议为何能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呢?对记者提出的“和谐速度”的疑惑,程新永向记者解释道,面对当前恶劣的居住条件,群众都希望能住进“夏天不漏雨,冬天不漏风”的新房,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考虑到南展区居民对原来土房子的眷恋,除了确实影响社区建设的个别村落外,社区的建设是在不推倒大部分原有村民住房的基础上进行的。“‘建新房不拆旧房’的方案在村民之间得到了极强的认同,搬迁协议的签订自然也就顺利了很多。”程新永说。

  “非但不拆旧房,这些村子还要进行进一步的美化和修整,将这些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老房子打造成为乡村特色旅游。”董集镇黄河南展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王春光介绍说,在制定搬迁改造协议之前,董集镇便制定了相关的旅游开发具体规划,欲针对遗留下来的老房子,挖掘黄河沿岸的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建设民俗风情展馆、农具使用陈列展馆,集中展现黄河沿岸的民风、民俗、民情,介绍黄河及南展工程沿革。

  “要建民俗陈列馆,我打算把家里的那架梁也捐出去。”说着程友清便拉着记者来到了他家的土坯房里,张罗着给记者看贴有“人民公社好”字样的堂屋里的大梁。程友清告诉记者,因国家黄河南展工程需要,他们举家搬到临黄大堤上的土坯房里一住便是近四十年,虽然对自家老房子有很深的感情,但他完全支持因为社区建设需要进行的拆迁。“虽然我的房子拆了,但大部分的土坯房还会留着,看到了他们的老房子,也就相当于看到了我的家。”谈到这里,花甲之年的程友清笑得格外开心,因为他觉得他们的根不仅完整地留在了原地,这片他们创造出来的“房台村文化”也会被深深地记录。(记者 魏东 李广寅 通讯员 程永锋)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

文化中国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首届云南昆明(国际)版权博览会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口草龙进课堂
森山铁皮石斛浸膏工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

公益中国

向光•社会创新思享会——乡村振兴 产业助力

2023-04-16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2023-04-16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2023-04-16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2023-04-16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

2023-04-16

摄影作品

馬到功成
工艺品
军车
资江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