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80后小伙传承锡包壶“绝活”老手艺传百年
作者: 日期:2015年11月03日
冷门手工锡包壶曾是八旗子弟玩物
沿着老街幽深的小巷,几经周折,才来到陈宝玉的家中。这是一处老房子,位于蒙城县漆园社区,家中布置简陋,唯独一间锡包壶陈列室独特雅致。
一张桌子,一个小煤炉,几样简单的制作工具,是陈宝玉最熟悉不过的“好伙伴”。因为它们能够陪伴自己在锡片上精雕细琢,让手中破损的紫砂壶装扮一新,回到主人的身旁。
陈宝玉在制作锡包壶
学、干、传谁知其中味
35岁的陈宝玉有两个孩子,放学回来,孩子喜欢坐在桌子边摆弄工具和锡片。看着孩子专心致志的样子,陈宝玉不由想起自己的孩提时代。
那时,陈宝玉大概13岁,父亲是聋哑人,两人之间的交流很少,但父亲支持他们兄弟三人学习锡包壶的手艺。“父亲认为,人有手艺就能养活一家人。”陈宝玉说,他们家在做锡包壶的同时,也做一些铁皮水桶和铁炉子,父亲用一双手养活了一家五口人。
“后来水桶、炉子很少有人再用,锡包壶的受众也十分有限,两个哥哥都改行了。”陈宝玉说,这是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要有人传承。于是,他成了锡包壶的第四代传人。
每个月能接四、五起活,两千多元的收入是全家人的希望,每花一块钱夫妻俩都要小心计算。“所以,看着孩子对锡包壶感兴趣,既开心又犹豫。”陈宝玉感慨道。话虽这样说,但他对锡包壶确实满腔的热爱,因此一直在坚持做这项冷门的手艺。
熔、压、磨一壶花五天
陈宝玉指着自己的工作室说,做锡包壶的工具很简单,一个铁炉子,一张桌子,外加锤子、锉刀等工具即可。
“一般紫砂壶破损之后才会送来做成锡包壶。”陈宝玉指着自己陈列室的锡包壶,“这些壶有缺盖、缺嘴、掉底、开裂等不同的毛病,在我这里都能得到修复,但一只满包壶需要五天时间,非常费时,需要慢功夫。”
简单说来,锡包壶就是利用纯手工,在紫砂壶外层整体或局部贴上锡片,通过熔化、压片等工序,组成楹联、诗句或蝙蝠、金蟾等寓意吉祥如意的字画图案,既可增强紫砂壶防潮、保温、耐酸、耐碱之功能,也可提高紫砂壶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
“每道工序都非常讲究火候、功力,全凭眼力揣摩和手力轻重。”陈宝玉说,“因为工艺复杂,制作考究,成本较高,而慢慢地被冷落,清末以后就少见踪迹了。”
盛、衰、冷历经数百年
据陈宝玉介绍,锡包壶的工艺最初来源于“锡匠”,他们原本是补碗补锅,后来也补一些陶器,而且越补越好看,这便是锡包壶的雏形。
“锡包壶在清初深受文人雅士喜爱,”陈宝玉说,之后演变成八旗纨绔子弟的玩物,包锡变成了包铜、银、金,镶玉变成了镶翡翠、玛瑙、钻石,逐渐远离寻常百姓,失去了实用价值,因此直到现在也只有很少人了解和把玩锡包壶。
“据了解,目前在全省范围内,锡包壶工艺仅存在于蒙城县,陈宝玉便是制作锡包壶的佼佼者。”蒙城县文体旅游局非遗中心人员陈海蓉介绍。(张建同王郑军记者汪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