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风民俗 > 浏览文章

蒙城80后小伙传承锡包壶“绝活”老手艺传百年

作者: 日期:2015年11月03日

  冷门手工锡包壶曾是八旗子弟玩物

  沿着老街幽深的小巷,几经周折,才来到陈宝玉的家中。这是一处老房子,位于蒙城县漆园社区,家中布置简陋,唯独一间锡包壶陈列室独特雅致。

  一张桌子,一个小煤炉,几样简单的制作工具,是陈宝玉最熟悉不过的“好伙伴”。因为它们能够陪伴自己在锡片上精雕细琢,让手中破损的紫砂壶装扮一新,回到主人的身旁。

陈宝玉在制作锡包壶

  学、干、传谁知其中味

  35岁的陈宝玉有两个孩子,放学回来,孩子喜欢坐在桌子边摆弄工具和锡片。看着孩子专心致志的样子,陈宝玉不由想起自己的孩提时代。

  那时,陈宝玉大概13岁,父亲是聋哑人,两人之间的交流很少,但父亲支持他们兄弟三人学习锡包壶的手艺。“父亲认为,人有手艺就能养活一家人。”陈宝玉说,他们家在做锡包壶的同时,也做一些铁皮水桶和铁炉子,父亲用一双手养活了一家五口人。

  “后来水桶、炉子很少有人再用,锡包壶的受众也十分有限,两个哥哥都改行了。”陈宝玉说,这是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要有人传承。于是,他成了锡包壶的第四代传人。

  每个月能接四、五起活,两千多元的收入是全家人的希望,每花一块钱夫妻俩都要小心计算。“所以,看着孩子对锡包壶感兴趣,既开心又犹豫。”陈宝玉感慨道。话虽这样说,但他对锡包壶确实满腔的热爱,因此一直在坚持做这项冷门的手艺。

  熔、压、磨一壶花五天

  陈宝玉指着自己的工作室说,做锡包壶的工具很简单,一个铁炉子,一张桌子,外加锤子、锉刀等工具即可。

  “一般紫砂壶破损之后才会送来做成锡包壶。”陈宝玉指着自己陈列室的锡包壶,“这些壶有缺盖、缺嘴、掉底、开裂等不同的毛病,在我这里都能得到修复,但一只满包壶需要五天时间,非常费时,需要慢功夫。”

  简单说来,锡包壶就是利用纯手工,在紫砂壶外层整体或局部贴上锡片,通过熔化、压片等工序,组成楹联、诗句或蝙蝠、金蟾等寓意吉祥如意的字画图案,既可增强紫砂壶防潮、保温、耐酸、耐碱之功能,也可提高紫砂壶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

  “每道工序都非常讲究火候、功力,全凭眼力揣摩和手力轻重。”陈宝玉说,“因为工艺复杂,制作考究,成本较高,而慢慢地被冷落,清末以后就少见踪迹了。”

  盛、衰、冷历经数百年

  据陈宝玉介绍,锡包壶的工艺最初来源于“锡匠”,他们原本是补碗补锅,后来也补一些陶器,而且越补越好看,这便是锡包壶的雏形。

  “锡包壶在清初深受文人雅士喜爱,”陈宝玉说,之后演变成八旗纨绔子弟的玩物,包锡变成了包铜、银、金,镶玉变成了镶翡翠、玛瑙、钻石,逐渐远离寻常百姓,失去了实用价值,因此直到现在也只有很少人了解和把玩锡包壶。

  “据了解,目前在全省范围内,锡包壶工艺仅存在于蒙城县,陈宝玉便是制作锡包壶的佼佼者。”蒙城县文体旅游局非遗中心人员陈海蓉介绍。(张建同王郑军记者汪玉琼)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

文化中国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首届云南昆明(国际)版权博览会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口草龙进课堂
森山铁皮石斛浸膏工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

公益中国

向光•社会创新思享会——乡村振兴 产业助力

2023-04-16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2023-04-16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2023-04-16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2023-04-16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

2023-04-16

摄影作品

百姓的梦
忻州方言5
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塔勒
战国青铜器---铜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