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壶的起源
作者: 日期:2014年11月19日
鼻烟,顾名思义就是以鼻子吸食的烟草。它是以优质的烟草,碾成极细的粉末,然后再配兑香料和各种名贵的麝香等药材,经过精细的加工,陈化数年后方可以使用。
鼻烟大约是在18世纪后半期由广州传入的。据现有的史料记载,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进京献方物,贡品之中即有此类独特稀有的鼻烟。有了鼻烟,自然就会有盛放的容器。早期盛放鼻烟的容器是欧洲传教士进献的玻璃容器及金属的鼻烟盒。由于鼻烟质轻易挥发,故此所需容器要严密不透空气。以上两种容器多为国外制作,因价高物少,且不宜携带,所以当时的人就利用装“平安散”等药物的小瓷瓶来盛放鼻烟。这种小药瓶多为敛口,口径较小,口部以软木塞封闭。有的还装有细小的骨勺,可以方便从瓶中舀出鼻烟。这就是中国式鼻烟壶的雏形。
随着鼻烟壶在中国的流行,它被皇宫贵族及平民百姓所接受。日益增大的消费群体使得鼻烟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同时对盛放鼻烟的容器的需求也相应增多,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本土鼻烟壶就产生了。清初由于统治者自身使用鼻烟以及用于赏赐他人,所以需要一种专门的容器来盛放鼻烟,因此最迟在康熙时即下令由清宫造办处设计、制作鼻烟壶。从此鼻烟壶作为一种独立的器类出现,为人们所珍爱。
鼻烟壶的时代风格
中国鼻烟壶从其产生直至现在的几百年里,一直不断从其他艺术中汲取长处,并融合不同时期出现的新艺术,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时代风格。正是基于此点,我们即可把握关键,根据不同的时代风格予以划分、推定鼻烟壶的制作年代。
康熙瓷质鼻烟壶
瓷器中有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等。造型多为直筒式,胎质细腻,釉面晶莹亮丽,个别有泛青现象。装饰图案以山水人物、缠枝莲纹为主。
雍正瓷质鼻烟壶
此期瓷胎鼻烟壶制品相对较少,有青花、粉彩、青花夹紫、仿哥釉等品种,造型上有直筒式、扁壶式等形态。胎体坚细洁白,釉面呈青白色,有橘皮纹。纹饰以缠枝莲、宝相花、婴戏、仕女图等为主,画面布局疏朗。青花装饰技法有淡描、双勾填色、晕染等。
乾隆瓷质鼻烟壶
瓷质鼻烟壶在官窑和民窑中均有大量烧造,造型多沿用当时流行的各种瓶型,故有“大瓶小样”之说,此外特别的是出现了双联鼻烟壶,胎体仍洁白但已不如前朝。釉面洁白光亮,个别器物上仍有橘皮纹。纹饰多为缠枝朵莲、山水人物、吉祥图案。在构图上流行满工、讲究对称。青花器习用重笔点染以仿永宣“铁锈斑”的效果,在缠枝莲等题材上使用较多;山水题材多用晕染法。粉彩器多有描金开光,题材多民间风俗故事。折枝花卉、西番莲、御题诗文等,色彩艳丽,颜色粉质感较强。
清代鼻烟壶的制作,首先是从宫廷造办处开始,然后扩展到民间作坊。据文献记载,清官内务府造办处设立于康熙初年,是专做御用物品的皇家工厂。在康熙三十五年至四十二年间(1696-1703年),宫廷造办处玻璃厂首先烧制出了御制玻璃鼻烟壶,随后又制作出铜胎画珐琅鼻烟壶和瓷鼻烟壶。现存世的“康熙御制”款铜胎画珐琅鼻烟壶为清代最早、也是最为可信的御制鼻烟壶。由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皇帝对鼻烟壶的雅好和推崇,并将御制的鼻烟壶赐给外官内臣,鼻烟壶的制作由宫廷发展至民间,广东、扬州、苏州、北京、山东、景德镇、福州、内蒙古、宜兴等地先后竞相制作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鼻烟壶。地方官员为讨皇帝欢心,也将民间作坊制作精美的鼻烟壶贡入宫廷。清代鼻烟壶的制作呈现出官民并举,异彩纷呈的局面。
清代用于制作鼻烟壶的材料很多,金、银、铜、瓷、玻璃、玉、松石、玛瑙、碧玺,水晶、翡翠,青金石、孔雀石、珊瑚、象牙、琥珀、竹、木,葫芦、漆、紫砂、蚌壳、碳晶、果核、端石、铜胎珐琅等应有尽有,人们可根据各自所好,广泛选择。到了晚清,还出现了鬼斧神工的内画鼻烟壶,为日渐衰落的清代晚期工艺,增添了一抹余晖。鼻烟壶的造型更是变化多端,除基本的扁壶式外,还有仿植物的荔枝、佛手、葫芦、木瓜、石榴、甜瓜、水茄、癞瓜等式样;有仿动物的鹤、鹰、象、鱼、龟等形状,惟妙惟肖,不胜枚举。而鼻烟壶的纹饰,更是题材广泛,丰富多彩,有花鸟鱼虫、山水草木、亭台楼榭、珍禽瑞兽、人物故事、神话传说;也有表示祥瑞的吉祥图案,如松鹤延年、马上封侯、喜鹊报春、安居乐业、瓜瓞绵绵、婴戏百子等。不过掌中之物的鼻烟壶能集书法、绘画、雕刻、琢磨、烧造、镶嵌诸艺术之大成,成为清代各种工艺美术繁荣和发展的缩影。
清代烧造玻璃的产地主要有宫廷造,山东颜神镇(雍正十二年设博山县,后称博山)、广州、苏州、北京等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官玻璃厂成立,隶属于内务府造办处。雍正年间,在圆明园又增设了分厂。玻璃厂建立后,招募广州、山东工匠在内行走。据造办处档案记载,康熙朝已有黑色、绿色、白色、紫色、葡萄色、雨过天晴等颜色的玻璃,但无制作鼻烟壶的记载和实物。